熱輻射供暖原理
2013-03-23
? 熱輻射波長根據長短可分為微米區、厘米區、米區三個區段。
???碳纖維通電后所發出的電磁輻射能量較大,輻射能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遞,其波長范圍又正好落在遠紅外波段區域。因此稱為具有熱輻射性質的電磁波。遠紅外波可穿透6cm左右厚的物體直接加熱于另一物體。此波段有激發人體皮下組織里的水分子運動的功能,從而刺激人體新陳代謝,起到理療作用,改善水和電解質代謝的紊亂使體內處于平衡狀態。另外人體對遠紅外波的吸收能力取決于遠紅外波的波長與人體的皮膚狀態,人體皮膚占有70%的水,水是遠紅外的良好吸收體,引發共振吸收。激活免疫細胞,改善病灶區的供血供氧,改善血液循環,加強細胞再生,控制病癥發展,加速了病灶的修復。此外,熱輻射與對流傳熱過程不同,傳播輻射熱的氣體介質本身僅吸收極少的熱量,因而不會引起水份的減少。對流加熱是空調器的主要工作原理。熱量主要通過對流傳遞,即首先要加熱空氣,使空氣中水分被熱化,空氣與水分子的碰撞才將熱傳遞過去,水分熱化時吸收能量而電功能無謂消耗,又由于水分子的蒸發與散失使人感到口干舌燥。碳纖維引發的電磁輻射其本質類似于光波,為此它遵循光線輻射的所有規律,即法向逆動,也遵守反射定律與折射定律,并有偏輻射性。同時輻射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熱輻射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熱物體的表面或接近表面層的熱能變成了電磁波狀的振動;此電磁波的振動通過介質空氣傳播;較后落在接受輻射熱的物體或人體的表面,電磁波又能變成熱能,電磁波即在空間傳播的交變的電磁場,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0萬公里/秒,在非真空大氣環境中的速度雖然要慢,但也是以驚人的速度傳播的,這就是由碳纖維制成的面狀發熱體一旦通電就立刻感覺熱氣撲面而來,而以熱傳導與熱對流為主的熱交換方式就望塵莫及了。
碳纖維面狀發熱體的熱輻射能有多少,取決于表面狀態更取決于表面溫度,即熱輻射能既和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又和其表面的發射率成正比。發射率是指一定溫度下,在整個波長范圍內測量物質與標準黑體的法向輻射率之比,對于碳纖維面狀發熱體其發射率通常超過60%,足以說明這種面狀發熱體的輻射功能比較大。表面發射率與物體的成份結構有關,更與表面狀態有關。
自碳纖維被應用到家庭采暖后,就被人稱為“健康采暖”。碳纖維地熱采暖不僅具有健康優點,更因使用費用低、采暖舒適、便于裝修等優點受到用戶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