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去年春天,中國地暖企業迎來了新一輪市場洗牌和行業調整,和往年的供需結構相比,這次的市場洗牌深度遠遠超出前期預測。一些小型地熱公司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弱,由于前些年主要靠價格拼殺市場,而在質量和服務方面無法保證,導致在新的一輪市場洗牌中被逐漸淘汰出局。透過這種現象不難發現,在地熱已經日益走向成熟的今天,類似于其他行業的品牌化發展正在地暖領域上演。??
地熱行業 任重道遠
十多年前,沒有人知道地熱是什么。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空調、生活用熱的需求越來越大是一般民用建筑物用能的主要部分。利用地熱能可實現采暖、供冷和供生活熱水及娛樂保健。建成地熱能綜合利用建筑物,是改善城市大氣環境、節省能源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我國地熱能利用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冰島、土耳其、日本、美國、意大利、菲律賓等國家的地熱能都已得到廣泛的開發和利用。
在中國,冬季集中供熱采暖一直都局限在三北和華北地區,然而中原、華東等地區冬季零度以下也要在一到兩個月的時間。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住所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越來越多國外移民定居中國,對傳統的集中供熱采暖區域限制提出挑戰。新型獨立采暖方式因此迎來發展機遇。地暖以其較強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先進性,恰好順應市場發展之需求。
地暖行業:利潤與風險成正比
對于地暖公司而言,利潤是與風險成正比的。因為施工企業在工程施工、質量、調試維護等各個環節都有大量的問題需要面對。況且并不是所有的地暖施工企業利潤都高,一般說來大公司的毛利率會高一些,但是凈利率卻很低,他們有數額龐大的管理成本、售后及服務系統開支,所以有人認為這些地暖企業的所謂高利潤其實是虛利潤。
在地暖技術推廣時間長、市場成熟度較高的東北和華北地區,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地暖施工企業的利潤率一般在10%~15%,在西北地區這個比例則達到了15%~25%,而在尚處于地暖市場導入期的傳統非采暖區域利潤甚至可以達到4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區域,施工企業還要承擔較其他地區更高的推廣成本。同時,雖然有些地區的利潤率比較高,但這種利潤率只限于單體工程,地暖公司無法在工程量上達到市場成熟度高的地區所能達到的水平。也就是說,在局部成熟地區,施工價格被壓低,但是工程總量較大;而在尚處于市場導入期的地區,價格雖然相對高一些,卻無法在總量方面獲得優勢。
看東熱地暖 如何應戰
如今地熱已經作為房屋的配套設施,遍布千家萬戶。在高利潤的驅使下,勢必加速了家裝地暖市場的變革。那么面對此種境地,地熱公司又將如何生存與發展呢?
沈陽東暖地熱的總經理林彥在看待這個問題時,提出了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第一,才可能的情況下把市場做大,這就需要地暖行業的重新洗牌。第二要抓好產品的質量,讓產品在市場中占據主導的位置,從而形成可持續性發展。第三,要抓好售后服務。林總強調,售后服務永遠是一個企業的立足之本,在東暖地熱,有專業的維修和維護人員;定時、定期回訪;通過打電話發信息等方式給客戶講解維護和保養知識;發現問題隨叫隨到;所有東暖的客戶都擁有詳細的材料使用單、現場勘察單、地熱設計環路圖和房間實景的數碼照片,目的是讓客戶在以后裝修時隨時查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尤其是像地暖這樣隱蔽性的服務行業。地暖行業作為一個民生問題,如何抓好民生問題,對于企業的名聲,信譽度都是至關重要的。第四,應該擴大公司的經營范圍,冬暖地熱計劃由單純性的施工企業向服務性行業轉型,也就是說,把過了保修期的地熱客戶撿起來,對他們的產品進行維護和咨詢,所以說前景還是很樂觀的。
最后,拓寬產品的外延,為地暖行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創新將給企業帶來發展后勁,公司正在研發一種解決漏水問題的產品。如果成功,不僅對于東暖是一件幸事,對社會和國家也是有益的。我們將努力做好企業管理和產品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做到內外兼修。同時,繼續做好公益活動,做有利于民生的事情,對社會和消費者負責,讓“有困難找東暖”的口號更加深入人心。
結語:
對于地暖產業利潤的走低,應該理性看待個中變化。地暖在一些地區已經度過了市場導入期而步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行業利潤的變化與市場變化是成正比的,所以利潤出現平緩下降是正常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攫走地暖產業利潤的,不是任何一個企業,而是“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當然,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價格急劇下降,特別是由于惡性競爭而引起的劇烈壓價、同行相殘的行為是相當不正常的,必須引起警惕。??
地暖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每一個發展階段,面臨的競爭形態與難題都不盡相同。在現階段,地暖人需要更加理性和智慧,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地暖公司的規?;彤a業化,相信一大批誠信、專業、經營好的品牌、知名地暖企業會達到更高層次的發展。